【资料图】

“京杭运河的沿线城市,临港产业再向前一步发展,可以共筑大运河经济带,使沿线城市更好地融入、承载‘大循环’‘双循环’,这也为这些城市带来了机遇和生机。”在8月3日上午举行的京杭运河(济宁)港航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汪鸣在谈到济宁运河港口发展枢纽经济方向时指出,济宁运河港口具备发展枢纽经济的基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进行发展模式的创新,要在枢纽经济发展上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的规模经济创新。

汪鸣表示,济宁港目前已具备功能强大的港口设施、扩张性强的辐射网络、规模较大的吞吐量,成为区域乃至国家物流枢纽,临港产业布局发展局面业已形成且潜力巨大。并且,济宁具备了要素聚集型、供应链组织型、价值增值型三种模式,聚力打造现代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的规模经济。

“城市是物流枢纽的载体,也是产业布局的重要载体,物流枢纽的产业价值决定了对载体城市具有重要的经济产业发展价值。”汪鸣认为,物流枢纽建设,要提升产业布局发展竞争力和增量物流产业,提升城市物流发展地位和竞争力,培育城市物流产业增长点,强化城市产业要素聚集功能。“物流枢纽为城市物流产业带来增量的同时,营造了强大的物流辐射网络条件,为制造、商贸流通等产业要素基于成本、要素竞争力的聚集创造了环境,必将提升城市产业要素聚集发展功能。”

“加快培育现代物流转型升级新动能,一要壮大物流枢纽经济,二要发展物流通道经济。”在谈到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方向时,汪鸣说,首先要建设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加强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多种运输方式一体衔接,增强高品质、低成本服务供给,提高经济要素时空配置效率;要打造枢纽经济服务平台,创新枢纽跨界运营模式,推进枢纽功能与物流、商贸、生产、金融、数据等增值服务协调发展,着力打造集传统贸易、电商物流、生产加工、交易结算、城市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服务平台。

汪鸣还提到,要培育枢纽产业集群,依托高品质、低成本、精准匹配的枢纽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枢纽物流供应链组织能力提升,推动枢纽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延伸产业链供应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要开发建设现代枢纽功能区,充分考虑国内国际区域间、城市人口流动的客观规律和现实需求,合理布局产业、休闲、娱乐、创新等城市功能空间,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拓展人员流动空间。要强化物流与产业、城市的融合发展,以物流支撑产业发展,以产业推动城市建设,以城市建设促产业发展。

文/图 | 马辉 邵长坤 郝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