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过敏的人越来越多了。这种感觉已经被多个大型的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


【资料图】

那面对过敏,我们只能“束手就擒”吗?

当然不是,今天我们就从病因入手聊聊过敏的规范化治疗。

发生过敏的两个因素

过敏的发生需要两个因素。

过敏体质

过敏体质者指的是那些接触过敏原后有过敏反应倾向的个体。过敏体质与遗传因素相关,比如父母有过敏性疾病,子女出现过敏性疾病的概率会增大。过敏体质的人群占整个过敏群体的比例约为30%,但这类人群不一定都会出现过敏性疾病,他们需要在过敏原的反复刺激下,才可能出现过敏症状。

过敏原反复刺激

过敏原多种多样。正常人群接触这些过敏原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会把它们视为无害的物质,不产生反应,形成耐受。而过敏体质的个体接触到这些过敏原后,他们的免疫系统就“激动”了,把这些过敏原视为“敌人”,产生针对性的过敏抗体IgE(免疫球蛋白E),进而活化体内的效应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活性物质,引起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并产生大量黏液,力求将这些外来的“敌人”赶出体外。这些反应会对人体组织器官造成功能紊乱和损伤。因此,过敏反应实际上是一种过度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是过敏体质的个体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过敏原所发动的一场本不应该发生的“战争”。从这方面来讲,过敏并不是免疫力低下,而是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所导致的。

环境变化诱发“文明病”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过敏体质与遗传有关,那么大部分过敏原存在了很多年,为什么最近几十年过敏性疾病发病率的增长速度才变快呢?其实,过敏的发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发因素,即环境变化。

西方国家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与当时的快速工业化、空气污染严重的时间是对应的。我们国家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快速上升时期也与经济高速发展相伴随。因此,过敏性疾病也被称为现代国家的“文明病”。这提示我们,维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护环境对于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区分诱因和过敏原

过敏的发生还存在着多种诱因。临床许多患者经常反映:我对冷空气过敏、我对烟雾过敏、我对香水过敏、我对情绪过敏、我对辣椒过敏……其实这些并非真正的病因。

过敏性疾病患者通常由于某种过敏原的刺激,使机体长期处于过敏性炎症状态中,敏感性较正常人更高。此时,只要相应的致敏部位受到少量刺激,就可以产生过敏症状。比如气候变化时,感冒发烧患者的鼻炎和哮喘有轻度加重;运动、情绪不稳定、进食特殊食品时,有的患者荨麻疹会复发;外出游玩时,甚至进入新装修的房屋时,有的患者就会被诱发出过敏性疾病等。这都是因为人们在过敏原没有被完全回避或控制的情况下,接触诱发因子所导致的疾病发作。

规范化治疗的四个方面

过敏的时候,很多人都有意识地去做过敏原检测。需要注意的是,过敏原检测的结果只能提示个体对这种过敏原处于敏感状态,而并非一定是此类过敏原引起了当前疾病的发作,需要结合病史进一步综合判断。

当检查明确了过敏原后,患者需要进行规范化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过敏性疾病规范化治疗包括四个方面,即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治疗、环境控制和患者健康教育。

特异性免疫治疗也称脱敏治疗,在临床应用已100余年。它是将过敏原制成疫苗,给患者反复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使患者对过敏原的耐受能力逐步增强的一种病因治疗方法。治疗后,患者再次接触过敏原时,不再产生过敏症状或过敏症状减轻。该疗法的疗程为3~5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过敏性疾病一旦确诊后,应尽早进行脱敏治疗,以避免过敏对身体产生严重损伤。

除脱敏治疗外,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减轻和控制过敏性炎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治疗中的作用也很重要。比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鼻喷激素、治疗哮喘的吸入性激素均为一线治疗药物,患者需要按疗程规范使用,定期评估并调整用药剂量。近期针对过敏炎症中的关键分子的生物靶向治疗和小分子药物治疗,在过敏性疾病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目前过敏性疾病精准治疗的重要武器。比如针对过敏抗体IgE的单克隆抗体,已被证实对于过敏性鼻炎、哮喘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需要强调的是,治疗过敏性疾病不能单靠查出过敏原并进行药物治疗,部分患者通过药物治疗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所以,环境控制和患者健康教育仍然是目前过敏性疾病治疗中的基础缓解手段。临床工作中,指导患者如何避免诱发因子,并尽量减少过敏原的暴露量,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并减少辅助性用药。